? ?被譽為“天鵝之城”的三門峽市,古代就有“四面環山三面水,半城煙樹半城田”之說,三門峽庫區的清水黃河更是獨具魅力,素有“黃河明珠”之美譽。三門峽還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禹開三門、夸父追日等神話傳說為這里增添了更多傳奇色彩。
新的時代,新的傳奇!來到位于三門峽市的中國鐵建大橋局蒙華鐵路13標工地,一座座堅實的橋墩在黃河碧波中巍然屹立。一座占地5000多平方米、高15米的巨型平臺“敦實”地“坐”在大橋的三個墩柱之間,這里是全橋頂推作業的“根據地”,它穩穩地支撐著伸向前方的連續鋼桁梁,描繪出一幅震撼人心的雄偉畫面。
面對蒙華鐵路這條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長的重載鐵路,中國鐵建大橋局建設者開啟了追逐“中國鐵建大橋夢”的新旅程。兩年多來,依托業主蒙華公司“依法合規、遵守合同、實事求是、誠信協商、實現共贏”管理思路和推行的各項新措施,秉承“誠信、創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業價值觀,中國鐵建大橋局建設者苦練內功、勇于創新,在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乃至文化建設等領域都展現出全新的風貌。
開拓進取 挑戰三項“世界第一”
在蒙華鐵路土建13標,三門峽黃河公鐵兩用特大橋是一場“世界級”的挑戰。
據中國鐵建大橋局蒙華鐵路13標指揮長李慶豐介紹,該標段全長12.8公里多,總投資達34.2億元,包括鐵路橋梁、隧道、車站以及路基、涵洞等,幾乎涵蓋鐵路線下施工的全部工程。其中,三門峽黃河公鐵兩用特大橋作為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在建的最大單體橋梁工程,將開創三項世界記錄。“大橋是目前世界上頂推長度最長、頂推重量最重、活載重量最大的連續鋼桁梁橋。”李慶豐說。
除了頂推鋼桁梁,水中基礎施工也不可小覷——水下最長樁基達98米,最高墩達72米,一個承臺的混凝土澆筑量就有四五千方。
而庫區的水文條件卻非常不利于水中作業。據李慶豐介紹,三門峽庫區從10月到第二年的7月都是蓄水期,水位較高,但卻沒有碼頭、航道,大型水上施工設備無法進入;一到了枯水季,設備又無法在濕地落腳。
這給建設者帶來了不小的麻煩。面對三項“世界第一”的挑戰,為確保安全、優質、高效、環保、按期完成三門峽大橋施工任務,項目部迅速組建了技術團隊,對施工組織以及技術方案進行了精心籌劃。為搭建起有效施工平臺,項目部反復研究權衡,決定采用龍門吊、塔吊等方式搭建棧橋,依托棧橋開展水中基礎和圍堰施工。為攻克庫區水位落差大、超長大直徑變徑鉆孔樁的施工難點,項目部對鉆孔施工進行了方案優化,根據不同地質特點對鉆機選型、鉆頭類型進行科學組合,一舉攻克了長98米,直徑從2.3米變到2米的大直徑變徑鉆孔樁施工技術。由于圍堰尺寸達46.5米×28.8米×22.9米,體積和重量非常龐大,項目部又調整方案,將圍堰分作三截,一截一截吊裝,為墩身施工創造了良好條件。
隨著墩身施工的逐步推進,鋼桁梁架設又成為了一大課題。根據設計,該鋼桁梁一孔達108米,一孔僅組裝就需要45天。項目部從設備選型以及施工組織上都進行了充分研究,加長了橋上拼裝工作面,形成了前方拼裝,后方焊接的流水作業線,并將龍門吊調整為70噸塔吊結構以方便提桿。為確保頂推環節的精確控制,項目部使用計算機編程控制33臺350噸級千斤頂,完成對頂推過程的同步性控制、實現頂推位置的精確調整,推動各段梁體移動,使梁體順利平穩到達指定位置,與傳統架設、拼裝梁體的方式相比,減少了大型吊裝設備、臨時施工設施,更好地滿足施工現場的環保、水保要求。在此過程中,項目部申報了4項國家發明專利、3項國家級工法。
2017年5月26日,在中國鐵建大橋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吳建順,蒙華鐵路公司晉豫指揮部原指揮長江濤、三門峽市人大副主任裴富平、三門峽市發改委主任周建文以及設計、監理和第三方咨詢機構的見證下,項目部成功實施了4.3萬噸鋼桁梁首段頂推,實現了預定工期節點。“中國鐵建大橋局承建的13標橋梁干得漂亮,在蒙華全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江濤評價說。
創新工藝 鍛造百年精品
在李慶豐看來,蒙華鐵路“工廠化、專業化、機械化、信息化”的管理理念,為蒙華視質量為生命,以質量保安全,零傷亡事故的管理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突出表現在蒙華隧道領域。據他介紹,在過去,隧道施工一般采用CRD工法,黃土隧道一個月掘進最多40米,而蒙華公司大力推行三臺階作業法,采用柵格拱架加強初期支護并及時封閉成環,引入24米液壓仰拱長棧橋、濕噴機械手、信息化監控量測等方式,極大地提升了隧道施工“四化”水平。“以前的支護都是手工處理,偏差很大,現在采用柵格拱架,通過機械化方式加工,生產出來的拱架十分標準;通過貫徹蒙華公司一系列理念措施,我們現在黃土隧道一個月可以掘進70米。”李慶豐說。
以隧道濕噴工藝為例,為了提高隧道初期支護的施工質量,項目部遵循蒙華公司理念,引入了4臺濕噴機械手。通過試驗人員的現場總結,項目部不斷優化噴射混凝土配合比,減少了噴射混凝土回彈量,提高了噴射混凝土效率;針對隧道拱腳薄弱環節,采取在拱腳處增加高強塑料墊板、槽鋼等方法,從而加大拱腳受力面積,有效控制了隧道沉降情況。李慶豐告訴記者,設計強度C25的混凝土,濕噴機械手甚至能達到干噴機C40的標準,強度非常可靠,而且隧道施工環境大大改善,既保證了質量安全又降低了對工人的身體傷害。
信息化監控量測手段的成功應用,則進一步提高了隧道施工的安全系數。在蒙華13標,有四座隧道均為濕陷性黃土隧道,過去這樣的隧道非常容易出現掉塊、小塌方現象。按照蒙華公司要求,項目部將隧道監控量測工作納入工序化管理,并實時上傳至監測平臺,第一時間呈現到各級管理人員,做到對隧道施工的安全情況了如指掌。“蒙華這套監控量測預警和工序工裝工法措施,使隧道施工安全有了保障,以前隧道施工總是提心吊膽,戰戰兢兢,常常是晚上睡不著覺,現在可以踏實的睡覺了。”李慶豐笑著說。
類似的信息化手段,還被蒙華13標引用到了路基質量檢測中,通過創新研發,項目部在山西平陸站成功實施了路基高邊坡深部位移自動化監測,實時監測路塹邊坡穩定情況,確保施工和后期的運營安全。
這一系列創新,為蒙華13標的隧道和路基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四座隧道多次受到中國鐵路總公司、蒙華公司、蒙華鐵路晉豫指揮部的好評,晉豫指揮部還組織了多家長大隧道施工單位前來觀摩交流。
誠信共贏讓陽光照進人心
蒙華13標三工區分包人米照新說了這么一句話:“在蒙華鐵路,賺錢既容易,又不容易。”
在米照新看來,蒙華鐵路嚴格執行班組長責任制,容易的是實行陽光分包,能掙多少錢,心里有數,只要干了活兒都及時計價和撥付。不容易的是:質量要求嚴格,處罰極其嚴厲;班組長培訓考試不過關不讓上崗;作業講流程講標準,工作對付不行;誠信為本,出了問題想蒙混過關不行;不聽招呼憑經驗干,不服從管理不行。
遵循“依法合規、遵守合同、實事求是、誠信協商、實現共贏”二十字管理思路,蒙華鐵路采取陽光分包:“單價承包合同不再讓施工單位承擔量的風險,方案優化節約投資給予獎勵讓施工單位可以科學組織施工,技術質量分級管理讓施工單位只要誠信就能擁有更多自主權提升效益;發生額外成本可據實索賠……這些革命性、成體系的變化,是整個行業的巨大進步,對中國鐵路建設體制機制改革有著重要意義。”李慶豐說。
為了從源頭上杜絕偷工減料,蒙華13標貫徹蒙華公司“以合理價格購買合格產品”理念,在勞務隊伍選用上,中鐵建大橋局各參建子公司幫扶各工區進行了招議標,單價透明,同樣價格看經驗、看實力,傾力打造合理的“交易”氛圍,杜絕惡意低價中標,讓分包隊伍有利潤,讓農民工掙到錢,拿到錢。
“來蒙華鐵路之前,了解過蒙華的管理模式,知道標準要求非常高,剛開始怕自己實力不夠,干不好虧了錢。但實際上給的價格非常合理,不用偷工減料算計蠅頭小利,蒙華講道理讓老實人有飯吃。”三工區公路橋面板預制分包人周愛民感嘆地說。
要干好工程,關鍵在作業層。按照蒙華公司班組長質量責任制的要求,項目部通過培訓、考核不斷加強施工班組管理,累計培訓考核班組長142人次,讓班組長做到了即會干也會管。同時,項目部還創新實施“一個班組對應一個工程師”,對班組長進行“一對一”管理,讓工作指令落實更直接、快速、準確。
為切實做到“干活的負干活的責任,管理的負管理的責任”,項目部與班組長簽訂質量責任書和承諾書,為班組長建立了信譽評價機制,培育和扶持有實力、信譽佳、業績好、善合作的勞務隊伍,建立長期合作的伙伴關系。
在這種新型勞務關系下,廣大班組長也被激發起前所未有的責任感。據蒙華13標主橋鉆孔樁班組長何紅飛介紹,剛開始他以為自己憑過去的經驗就能干好,沒把工區的安排和要求放在心上,結果工地上都認為他們是“水貨”。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后,他一點點學習理解蒙華質量卡控的要點,要求工人每天必須提前10分鐘到現場,在班前講話中不斷灌輸質量控制標準和質量意識,一點點改變了隊伍存在的僥幸心理,迅速提升了作業水平。兩年來,他率領的班組已經被蒙華公司、蒙華13標和三工區多次評為“優秀班組”,又承接了水中承臺施工。
“過去班組長、工人就是跟著包工頭干,包工頭吃肉,他們喝湯。現在我們直接獎勵班組長和工人,獲獎的班組長把領獎的照片發給老婆孩子看,這種尊嚴感、榮譽感,是過去沒有的。”項目部黨工委書記莫春義說。
除了班組長質量責任制,蒙華13標還深入實施了技術與質量分級管理。
“蒙華公司推行的技術質量分級是一個巨大的創新,甚至可以載入中國鐵路史冊。獲評技術A級的工區可以自主提出5萬元以下的技術變更,獲評質量A級的工區可以自行‘三檢’后報監理即可開展下一道工序,大大提升了工效;但同時又要求施工單位必須誠信施工,只要有一點不誠信,就會付出巨大的代價。”李慶豐說。
考慮到技術質量分級對于效益的重要性,項目部進一步強化了對現場的管控,別出心裁實施了“日報表”制度,每天對各個工點進行質量、安全及進度匯總,以短信形式將當日施工內容、明日計劃及現場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或問題等匯報相關領導及責任人,讓存在的問題透明化,實現了質量、安全管理無死角。目前,蒙華13標3個工區均實現了技術、質量A級評定。
將心比心構建和諧關系
“我們盡不到做兒子、做丈夫、做父親的責任,老婆就是家里的頂梁柱。有時候我也會給愛人發個幾十或者13.14元紅包。我會跟孩子解釋,爸爸天天陪你就養活不了你,爸爸養活你就不能天天陪你。”莫春義滿懷愧疚的說。
在莫春義看來,中國的基建事業是千千萬萬的普通人干出來的,充滿了奉獻與犧牲,悲愴與豪邁。這些人,當然也包括了參與蒙華鐵路的廣大農民工兄弟。
高峰期,蒙華13標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3000多位工人。借助蒙華公司在農民工管理上推行的好做法,項目部在既有勞務隊伍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五個統一”管理模式——工資統一發放、駐地統一建設、關懷統一部署、業務統一提高、榮譽統一享受。
來到三工區的“工友之家”,正直一批農民工兄弟下班前往食堂吃飯,在干凈整潔的食堂內,工人排隊刷卡打飯菜,食堂建設的像現代化快餐店。食堂旁邊就是工人宿舍,記者看到每個房間配有8張上下鋪的床,床上統一配備被套,被套干凈整潔,與想象中雜亂的農民工宿舍大相徑庭。“工人那么辛苦在工地上干活兒,下班已經很累了,大件衣服、被單也沒精力清洗。我們就專門設置了洗衣房,由物業服務人員定期清洗、晾曬。這些被單上都有編號,不會搞混。”據莫春義介紹,為了給工人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蒙華13標在開工之初就進行了精心籌劃,建設了兩處工人生活區,參照現代小區物業管理模式,成立了物業管理委員會和服務中心,下設物業、保潔工班,負責工人生活區的維修、保管、巡邏、安保、清掃等各項工作;實行“一卡通”智能管理,配套建立門禁系統、考勤系統和消費系統,用卡在項目部的食堂消費,每頓不管吃多少一天也只需12元;還配有一個非營利超市,以成本價向工人提供物美價廉的日常消費品。中國鐵建大橋局董事長吳建順還深入到三工區“工友之家”,關心、關注農民工駐地的生活狀況,提出改進要求。“以前在別的工地,條件很差,住的是板房,要自己煮飯;現在做飯不用管了,廁所每天都有人打掃,被子有人洗,工作起來很舒心。”班組長任遠航說。
為切實保障農民工權益,蒙華13標為每一名農民工辦理了銀行卡,撥款給付無中間截留,確保農民工及時拿到工資,兩年來未發生過一起勞資糾紛。有一次,項目部了解到二工區橋梁二隊工人賴小寓夫婦三個孩子要上大學,學費籌措困難,還有工人萬文志的愛人得了白血病,急需用錢,就在不違背紀律的情況下第一時間撥付了10萬元勞務費及分包利潤,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農民工兄弟是樸實的,有一次獎勵一名工人1000元錢,他用力攥著我的手,激動得無以言表。將心比心,以心換心,讓工人感到有尊嚴,有溫暖,在工作中他也會賣力去干、誠信地干。就是有人讓他們偷工減料,在工程中埋‘地雷’,他們也不會答應。”莫春義說。
履行責任守護綠水青山
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不能干完工程再整治,我們沒那個精力,必須要有在建設過程中就保護好生態的覺悟。”據李慶豐介紹,蒙華13標穿越一個國家級濕地資源保護區,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和一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為落實生態保護,項目部以黨的十 九大報告中“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為指導,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施工陣地。
在施工中,蒙華13標堅持即使加大施工難度也絕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原則,將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在鉆孔樁施工中,項目部選用專業隊伍將施工中產生的泥渣及臟水進行外運,保證不污染黃河水源;在龍門吊、塔吊等大型設備選型中以成色新、噪音小為標準,并設立環保專員進行噪音監測,保證施工音量低于50分貝。在候鳥遷徙高峰期,夜間停止施工作業,減少對鳥類棲息活動的影響,大型照明燈具則采用LED冷光源,不使用金鹵燈、高壓鈉燈等具有大量短波輻射的光源,減少或避免紅色光燈具使用,采用藍、綠色光源替代,避免強光照射對天鵝飛行造成影響。自開工以來,蒙華13標未發生一起環保事故,三門峽公鐵兩用黃河大橋被三門峽市水利局評為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示范工程,棄土場被河南省水利廳評為河南省樣板工程。中國鳥類保護協會會長丁平帶隊來考察,也對項目部的各項舉措給予了高度評價。
“去年有只天鵝受傷,落在我們工地,我們的工人覺悟也很高,立即報告了項目部,第一時間就給林業局打電話妥善處理了。”莫春義介紹說。
通過堅決踐行蒙華公司各項管理理念,蒙華13標質量、安全、進度全面平穩可控,勞務管理與文化建設特色彰顯。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調研蒙華13標后,也給予了較好評價。
寒來暑往,兩年多來,蒙華13標在2015年、2016年兩次榮獲蒙華鐵路晉豫指揮部“先進集體”,獲評2016年度蒙華公司“先進集體”。三工區獲評央企“青年文明號”和中國鐵建“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工人先鋒號”“金牌模范職工小家”等一系列榮譽。項目部還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干部職工,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一工區和三工區的工區長,現在都到集團旗下的分公司擔任副經理了。這些人把蒙華好的理念、做法帶到別的地方,讓蒙華理念延伸、裂變,必將對中國鐵路建設帶來更加積極的意義。”李慶豐自豪地說。
碧波浩淼,青山如黛……站在黃河南岸遙望北岸,豫西與晉南即將突破黃河這個屏障,更加緊密地融通。對于“弄潮”蒙華的中國鐵建大橋局建設者來說,逐夢前行的腳步,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