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個“五一”小長假,南京市重點項目建設工地上依舊是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為了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進度,300多名建設者堅守在施工一線,用勞動和汗水慶祝自己的節日。
今年是長江五橋建設的索塔之年,主橋的南塔、北塔以及位于長江中的中塔都在加緊建設中。位于浦口區的長江五橋北塔總高166米,由36節段鋼套箱一層一層堆砌而成,目前已經完成兩節。拼接鋼套箱等預制部件是一種新的建橋工藝,標準更高,質量更穩定,對一些傳統工種也提出了全新要求。
50多歲的鄭連春是一個有30多年工作經驗的鋼筋工,皮膚黝黑,雙手布滿老繭。順著臨時工程梯,老鄭帶著記者爬到了兩節鋼套箱的頂端。但老鄭的工作并不是在這10米高空,而是從這里下到5米深的鋼套箱內。
記者往鋼套箱內望去,箱內密密麻麻布滿了鋼筋支架,在鋼筋與鋼筋之間,有一個面積不到兩平方米的三角形空間。除去夾角的位置,留給老鄭行動的空間其實很小,連轉身都十分困難。記者發現,盡管工作區域較為悶熱,但老鄭依然套著長袖工作服,他說,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安全,防止被鋼筋刮傷。
一個鋼套箱內需要安裝700個直螺紋套筒,老鄭和班組成員的工作就是將一個個直螺紋套筒牢牢固定在鋼殼接縫處。每個鋼筋工每天工作7到8小時、完成30個,由于操作空間三面密閉只有上部開口,老鄭每次最多進場1個小時就得出來透口氣,做了30多年的鋼筋工,這樣的工作環境還是第一次碰到。“以前扎鋼筋都是在開放的空間里,剛開始換了這個環境還真不習慣,半小時就要上來一次,現在已經慢慢適應了。”老鄭說,盡管工作方式不同了,但鋼筋始終是工程最重要的結構,這可是個良心活兒,一點兒不能馬虎。
五橋的鋼筋工不僅是體力活兒,更是技術活兒。“套筒的誤差必須控制在3毫米,如果誤差超過標準,對整個鋼殼結構及以后索塔的受力都會有很大影響。”中交二航局南京長江五橋a1標項目部副經理王輝說。
該項目部安全總監王尹園介紹,面對即將到來的夏季高溫,工地將在塔柱鋼殼內箱作業的過程中,針對每一個區域,設置鼓風機等通風設備,加強空氣流通,同時控制作業人員的操作時間,并錯開高溫時段施工。
據悉,除了主橋北塔外,位于長江南岸的37節高南塔也已經完成了兩個階段,36節的中塔也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