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前輩跟我算過一筆賬:如果每天早起一小時,一個月就比別人多了30個小時。這30個小時,你可以看完幾本書,可以在一門新技能上初入門檻……人與人的差距就是這樣逐漸拉開的。
這筆賬算得我熱血沸騰,二話不說,當即著手去實施。
可是這激情來得快褪去得也快,每天早上被鬧鐘吵醒的電光石火之間,就為自己找了無數的理由和借口開脫:睡眠不足影響一天的效率;學習不差這一會兒,先再補個覺;明天一定把今天欠下的補回來……
等心滿意足地睡過去后,又陷入懊悔自責中:“真是沒用,自己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怎么連早起都做不到?!?/p>
有多少人如我一樣,無數次地卯足勁兒想要早起,又無數次地折戟沉沙。
2
沒有目標感,是最大的攔路虎。
我曾就早起這件事請教過一位學霸朋友。這位朋友笑著跟我說,可能少了一種非達到不可的渴望。倘若你真想練成人魚線,倘若你從心底里想變優秀……也許鬧鐘還沒響,你自己就已經自發地從床上跳起來了。
我有點明白朋友的意思了。很多人沒法早起,是因為還沒有明確心中想要的。
這是多少人的經歷:想早起晨讀英語,可好像也沒有達到非學不可的地步;想爬起來看書,還沒翻幾頁,又陷入自我懷疑中,看這些書是為了什么。固然看書、背英語都是有利的事情,但如果心中抱著可有可無的念頭,自然很難堅持下去。反之,如果自己有一個堅定的目標,即使這目標萬里之遙,也必逐之。
就好像“為什么唐僧可以取得真經”這樣的問題,在我們不約而同地回答說“因為有孫悟空”時,老師卻笑著說:“從踏出長安那一刻,他就知道他的目標在西天,矢志不移。這樣的人不成功誰成功?”
有人年華虛度,空有一身疲倦,不是不夠努力,而是在邁向前方時盡是躊躇和茫然。所以在談自律早起時,不如先想一下為何要早起,先想一下那個想窮其一生都要到達的地方。倘若心中了然,自然就有了早起的動力,有了努力的方向。
3
一寸光陰一寸金。當我們把一天時間攤開來看,所謂的二十四小時叫睡覺耗去三分之一,叫工作、學業耗去三分之一,叫吃飯、應酬、瑣事再耗去一些。你最后發現,可供自己自由成長的時間所剩無幾。
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大早,徒弟打著哈欠跟師父抱怨:“師父你說,怎么感覺每天蹲樁扎馬步沒啥用?”師傅反問道:“假如萬里之外有你喜歡的姑娘等著你,你可以一口氣跑到她跟前嗎?”“當然不能,會累死在半路上?!?/p>
師父說:“這不就對了!每天走一里路的比站在原地不動的走得更前面,每天走十里路的又比只走一里路的更能接近風景。但無論你走幾里路,只要在路上,總會到達。最怕的就是擱在原地一動不動,卻感嘆努力沒用。”
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沒有量的積累又怎能求質變,凡成大事者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看到朋友利用早起那幾十分鐘看了好些書;看到有人早起晨跑,硬生生減了10斤;耳聞某某持之以恒地早起,啃下了一門外語……我才恍然明白,人生彎道超車往往就是這樣完成的。
4
林旭從我認識他的時候,就保持著早起的習慣。大一早起看書,把開學時列的書單一本一本看完了;大二早起跑步,一開始跑一圈就氣喘吁吁,但期末體育考試卻拿了滿分;大三早起去學日語,最后竟然也入門了。
現在他工作了,仍然雷打不動地堅持早起。他對我說:“之所以喜歡早起,一個是早上的時間拉長了,另外一個就是覺得這一天沒白過,又贏了別人一步。”
大抵就是這樣,想要得到更多,總要比別人付出更多。
其實,“早起一小時”的本質就是每天堅持騰出一段讓自己學習的時間。畢竟沒有點滴的醞釀,就無法匯聚江海。
有人可能會問:“一直堅持,但如果堅持五年后還沒成功呢?”
有一個回答讓我印象深刻:沒事呀,你離你的夢想又縮短了五年。生活中,雖所期不一定能所成,但我們應該明白,每向前挪一步都足以讓我們滿心歡喜。
人生就是一座山峰,我們都渴望立于山巔一覽眾山小,但有人年少成名,有人大器晚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
但無論如何,只要全力以赴,必然希望常在。